学习园地

农历四月初四 恭逢文殊菩萨圣诞纪念日


农历四月四日文殊菩萨圣诞 祈愿众生得大智慧

文殊菩萨,音译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。意译:妙德,妙吉祥。又译:妙首,普首,濡首,敬首。曼殊是妙之意,师利是吉祥之意,简称为文殊。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(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、观音菩萨、地藏菩萨)之一。文殊菩萨,身紫金色,形如童子,五髻冠其项,左手持青莲华,右手执宝剑,常骑狮子出入,是无量诸佛母,一切菩萨师。
农历四月初四,是文殊菩萨的圣诞日。据《文殊师利般涅槃经》所记载: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。生时屋宅化如莲花,由其母之右胁出生,身紫金色。出生即能言语,后来诣仙人处,求出家法,却无酬对者,乃皈依佛,出家学道,住首楞严三昧,行稀有难事,佛涅槃后四百年时至雪山,为五百仙宣畅演说十二部经,后还本生地,在尼拘楼陀树下入涅槃。依照佛教典籍所载,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,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。在《放钵经》中,佛陀也说:今我得以成佛,都是文殊菩萨的恩德!过去无数诸佛,也都是文殊师利弟子,未来当成佛者,也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致。就好像世间的小孩有父母一样,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。


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、右胁侍,他们合称为“华严三圣”。文殊菩萨智慧、辩才第一,为众菩萨之首,被称为“大智文殊菩萨”。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。文殊菩萨形象为仗剑骑狮之像,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,以右手执金刚宝剑,以智慧利剑斩断一切众生的烦恼,以无畏的狮吼威风震慑魔怨震醒沉迷的众生,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。
除此之外,文殊菩萨相应于娑婆世界有情众生的因缘,亦有种种不同形象的示现。一般文殊菩萨的尊形有僧形文殊、一髻文殊、五髻文殊、八髻文殊、六字文殊等。


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。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,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。一般右手握「智慧剑」,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。(或手持如意,象征智慧成就)。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「般若经」,代表智慧的思维。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,智慧犀利如剑;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,花上放有般若经,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。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,表示智慧威猛无比、所向披靡、无坚不摧

文殊菩萨心咒:文殊菩萨增长智慧的咒语,又称文殊菩萨心咒。有五字真言、六字真言、八字真言,还有一字大明轮咒。常常念诵文殊心咒,可以增长福德、智慧,还可增强记忆力,辩才无碍。更可消除愚痴,明瞭诸法实相。
汉文:嗡阿喇 巴札那谛。嗡ōng 阿ā 喇rā 巴bā 札zhā 那
梵文:Om Ara Pa Ca Na Dhih
藏文:Om Ara Pa Za Na Di


在《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》中,释尊曾经预言(大正20·791c)︰‘我灭度后,于此赡部洲东北方,有国名大振那。其国中有山,号曰五顶。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,为众生于中说法。’这里的‘振那’,相传即是我国(支那),五顶之山,即五台山(又名清凉山)。五台山也因而成为代表文殊师利的名山。

文殊菩萨十大愿

  一、若有一切众生,所生三界,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。

  二、若有众生毁谤于我,嗔恚于我,刑害杀我,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,不能得解,愿共我有缘,令发菩提之心。

  三、若有众生爱念我身,欲心见我,求得于我,愿共我有缘,令发菩提之心。

  四、若有众生轻慢于我,疑虑于我,枉压于我,狂妄于我,毁谤三宝,憎嫉贤良,欺凌一切,常生不善,愿共我有缘,令发菩提之心。

  五、若有众生贱我,薄我惭我愧我,敬重于我,不敬于我,悉愿共我有缘,令发菩提之心。

  六、若有众生常杀生命,卖肉取财。如此之心者,永失人身,不相舍离。对报如是令发菩提之心,若有他人取我财物,我施财物,所得财物及不得者,愿共我有缘,令发菩提之心。

  七、若有众生供养我者,我供养他者,听受我教,我受他教,同行同业,愿共我有缘,令发菩提之心。

  八、若有众生,广造诸恶,堕于地狱,无有出期,愿共我有缘,令发菩提之心。

  九、若有众生纵恣身心我慢贡高,故于我法中污埿佛法,一切诸罪,死堕阿鼻入诸地狱,从地狱出轮回六趣,入生死海,诸趣恶道,愿共有缘,同业同道随缘变化,当以救之,令得出离,愿共我有缘,发菩提心求无上道。

   十、若有众生当于我法,若我有缘,若我无缘,同我大愿。(曼殊室利言,我有大愿,以圣性力加持有情,令罪垢消减得入菩提,诸佛圣果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