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园地

农历八月初六 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纪念日


2017925日,农历八月初六,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纪念日。

慧远大师(334416),东晋高僧,是净土宗初祖。俗家姓贾,是雁门楼烦人。幼随舅父游学许洛,博综六经,尤善老庄之学。成年后从道安大师出家,二十四岁登坛讲说,颇负盛名。东晋太元三年(378,前秦军陷襄阳,慧远率弟子数十人南下,途经浔阳,因见匡庐清静,于是留住此地。始住庐山龙泉精舍,后住江州刺史桓伊所造之东林寺,影不出山,迹不入市。当时四方道俗靡然从风,彭城刘遗民、豫章雷次宗、雁门周续之、新蔡毕颖之、南阳宗炳等均系一时之秀,他们辞弃世荣,相从游止,因有东林十八高贤之说。慧远之学内外兼综,于儒精《周易》《毛诗》与“三礼”,于道则擅《老子》《庄子》,于佛则宗般若。著述见于著录者有《大智度论要略》二十卷、《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》并《罗什答》三卷、《法性论》二卷、文集十卷,现仅存《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》,改名《大乘大义章》,其余都已散佚,惟《出三藏记集》《弘明集》《广弘明集》《高僧传》收录其部分论、序、赞、书等,其中以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影响较大。

慧远遁迹庐山,孜孜为道,务在弘法,对佛学发展有五方面贡献一、毗昙。晋太元十六年,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南游庐山,慧远请其译出《阿毗昙心论》与《三法度论》并为两论作序,标举宗旨,推重提倡,遂开南方毗昙学之端绪。二、中观。隆安五年,鸠摩罗什抵达长安,大弘“三论”,慧远致书通好,并问大乘大义,往返多次,罗什一一作答,现存有十八章,题名为《大乘大义章》。罗什译出《大智度论》,慧远因为此论文繁义隐,不便初学,删繁就简为二十卷,并为作序,以利初学。三、净土。元兴元年,慧远与刘遗民、周续之、张季硕等一百余人于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,以来生生西方弥陀净土为期,并提倡以观想为内容之念佛法门。昙鸾以后虽由观想转重称名,形成净土一宗,而后人仍以慧远为净土宗之始祖。四、禅法。江南一地素阙禅法,慧远曾遣弟子往西域求禅经。义熙六至七年佛陀跋陀罗在长安,因与鸠摩罗什门下不和,于南下庐山,慧远请其译出《达磨多罗禅经》,自此禅法得以流行江南各地。五、律学。罽宾律师弗若多罗曾在长安译《十诵律》,未竟而卒;其后慧远闻昙摩流支携此经来华,致书请其补译,遂有《十诵律》全本之问世。

关于慧远圆寂之具体年月日,学界多数根据《高僧传》《出三藏记集》等记载,认为慧远卒于义熙十二年之八月六日,世寿八十有三,佛学辞典如《佛光大词典》《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》都执此说。也有不同看法:《广弘明集》载谢灵运《远法师诔》,谓慧远卒于义熙十三年,年八十四,汤用彤先生谓“二说末知孰是”。不论卒年,不少作品所记圆寂日期基本一致,皆为八月六日。《广弘明集》载谢灵运《庐山慧远法师诔》云:“春秋八十有四,义熙十三年秋八月六日薨。”《高僧传》慧远大师本传谓:“以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初动散,至六日困笃,春秋八十三矣。”《庐山记?社主慧远法师传》记载:“晋义熙十二年岁次丙辰八月初六日顺寂,春秋八十三。”为此,我们采用八月六日之说,以此为慧远大师圆寂日。

净土宗,中国佛教宗派之一,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净土宗,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,故而又称莲宗(实际创立者为唐代善导大师)。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,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之贡献推戴而来。近代印光大师撰有《莲宗十二祖赞》,以慧远、善导、承远、法照、少康、延寿、省常、祩宏、智旭、行策、实贤、际醒为莲宗前十二祖,前九祖和《莲宗九祖传略》大致相同,其后印光大师被其门下推为第十三祖。

<来源:凤凰佛教综合>